原标题:永胜三川传统工艺沉淀了时光,让生活更有温度
永胜物产丰富,地灵人杰,孕育了精巧灵秀的汉文化和粗犷博大的少数民族文化。汉族和傈僳族、彝族、回族、藏族、壮族、白族、傣族、纳西族、普米族、土家族、苗族等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通过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工艺体现在建筑、雕塑、陶瓷、金属、刺绣染织、服饰、剪纸、编织等诸多方面,其三川的手工艺品篾编、中洲土陶朴素耐用,铜器手工独特,珐琅银器精美绝伦,手工蚕丝被更是馈赠佳品。
珐琅银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掐丝珐琅彩”是银器的一个种类,俗称珐琅银器。永胜县珐琅银器的加工制作,主要流传于永北镇和金官镇(三川镇)的汉族中,三川珐琅银器早在明清时期就行销云南省内外,出口东南亚一些国家。据《新纂云南通志》“工业考”载:“永北厅珐琅银器,自来擅长,清代以前,妇女首饰以金银珠翠四者制成,翠者翠鸟之羽毛也。”
永胜以家庭式传承为主的珐琅银器,1931年至1947年间是其鼎盛时期,仅永胜县城就有十五六家从事银器加工制作,前来订货的商人络绎不绝,部分英国人和法国人订购大量的西餐用具运往国外。
金官村委会中街小组谭氏曾祖辈习得珐琅银器技艺,家传至二十一世纪初已四代。其家族的珐琅银器制品,在谭氏珐琅银器制品70多个品种中,分酒具、茶具、餐具、首饰四个种类,采用全珐琅、掐丝珐琅彩、纯银制作方法。
在谭氏的传承人中,第三代传承人谭继成,不但继承祖辈技艺,而且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在原有制品的基础上,又增添多形百枷锁、银菩萨、龙头壸、凤头壸、牡丹花壸、新式酒具等20多个品种。1999年,谭继成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2007年受云南广播电视台邀请在昆明展演中获金奖。
第四代传承人谭志平钻研珐琅银器20多年,在掐丝珐琅工艺方面尤为突出。他在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展出一套银壶成为国内观客商关注的焦点。2007年6月被授予“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三川珐琅银器制作技艺现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月,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专题报道了三川珐琅银器。
蔑器
三川镇盛产绿竹,村落之间随处可见大片成荫的绿竹,三川人就地取材,用绿竹做材料编织出各种篾制品。
历史上,篾器是三川人重要的劳动生产工具,背上背的篾篮、头上戴的篾帽、肩上挑的篾筐、腰间挎的篾箩,都是竹子做的。家里面的竹制品有筷子、篾桌、篾凳子、篾椅子、篾筛子、篾帘子……另外竹子还可以做成捕鱼的“捕鱼笼”,防洪用的“篾笼”,三川的篾器应有尽有。
竹子栽种简单,房前屋后随处可以栽种,常年青绿,既可乘凉又是美丽的风景。竹子可随地发芽,是可再生的资源。用竹子编制的器物盛装食物,对人体无害。器物使用破损后还可以当柴火烧掉,既有效利用资源,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川篾器制品的衍变经历从实用性到观赏性,从粗放到精致的过程,这些篾器制品精致美观,经久耐用,用途非常广泛。在三川有不少人终身以编织篾器为业,包官村委会的黎师傅编织篾器20多年,独立创作出色彩斑斓的酥油茶箩,深受千里之外的藏民喜爱。2016年,文化部门的人到三川实地考察,把黎师傅评定为非物质遗产传承人。2017年7月,他精心编制的酥油茶箩一四件套被永胜边屯文化博物馆永久收藏。
手工铜器
三川镇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1956年,三川镇翠湖村委会的龙潭水库曾出土过大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物,这些青铜器多为剑、戈、矛等兵器。从这些出土的文物来看,其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但那时的青铜兵器较多,纯铜的民用器具较少。据铜匠村里资深的老人口传,三川铜器制作的兴起就在明朝的“洪武调卫”时期。明初,朱元璋采取“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调派大量军户、民户进入永胜屯田戍守,一些手工艺人也随之从中原各地涌入,中原铜器工艺制作手艺也迅速注入。屯田戍边的定居生活,兵器固然还大量需要,但日常生活用具也显得重要起来。随军而来的匠人中有的在三川定居下来,充分发挥其特长,灵活运用,因需而制,加工制作纯铜的生活用具,并世代传承,以此作为家族谋生的职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此以后的铜器在制作工艺上越来越精细,外观上越来越华美,种类也日益增多,清末到民国初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三川镇金官铜匠村的张姓族人,便是那时随军而来的铜匠艺人的后代。因为铜器加工制作都集中在这里,铜匠村这个地方也因而得名。
铜匠村的铜器在造型和设计上,遵循美观实用原则,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审美性和宜人性,产品具有完善的使用功能,同时产品设计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在所有铜器的造型设计当中,在外观上更符合社会的需求和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向人们揭示了铜匠艺人纯熟的打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铜器光亮耀眼,惹人喜爱。由于铜匠村的铜器完全手工制造,每一件都有自身的特点。传统的手工铜器产品将古老的文化内涵及三川镇厚重的文化底蕴尽致展现,铜匠村的铜器制作工艺早已声名远扬。
中洲土陶
中洲村是三川镇制陶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当地土陶技艺传承人拥有自己的工艺与设计,带有浓厚本土风情,中洲陶艺品深受人们的欢迎。新中国成立前夕,永北镇人李余阶在大厂兴办碗厂,中洲村人胡奎就在该厂工作,他在烧碗的同时也研究土陶制品的制作技术,后来碗厂划归为国有企业,胡奎则继续在该厂担任技术骨干。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胡奎回到中洲老家,在中洲第九生产队创建坛罐厂,并安排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陶制品的工艺和手法,通过坛罐厂骨干的不懈努力,在传统陶制品制作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创新,继续发扬光大,给当地群众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该厂鼎盛时期有工人40多名,手工拉坯车20多盘。
三川丝棉
三川种桑养蚕业历史悠久,据《永北府志》记载,早在乾隆时期就有土丝生产。据《云南行政纪实》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永胜春蚕产鲜茧32194担,干茧量11159市斤,价值及费用国币71889.39元,秋蚕产鲜茧9246担,干茧3440市斤,价值及费用30808.21元,远销美国市场。
三川坝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且林地众多,很适宜种桑养蚕。养蚕对技术要求不高,只要把蚕桑站育好的蚕种放到竹子编好的“篾帘”上,把桑叶切碎喂养蚕种即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三川坝养殖的都是土蚕,蚕农自己育种抽丝,但这种土蚕的茧子较薄,产丝率也低,出口价值不高。这些丝棉大都由马匹驮运到大理,经博南古道由当地丝绸商人运往保山、腾冲,远销缅甸、印度。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江浙一带的部分技术人员迁移到云南,在云南设立“云南蚕业推广委员会”,在蒙自、楚雄、祥云、永胜等地设立蚕桑推广区。从此,推广区在三川大力改良蚕种,引进日本白蚕。白蚕的茧壳较厚,产丝率较高,抽出的丝一色纯白,深受外商欢迎。
养蚕卖蚕茧一直是三川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依托养蚕,很多人率先致富。二十一世纪,永胜的养蚕业进入空前的繁荣,每年可以饲养春、夏、秋三季蚕。百姓养蚕的收益也是呈几何级增长,他们的蚕茧不再由国家收购,而是自己加工做成丝棉被、丝棉衣服、丝棉枕头出售。
关键词:
-
即时看!永胜三川传统工艺沉淀了时光2023-06-29
-
一拳超人:琦玉早已被协会的人认可,为何却是A级?网友戳破真相-天天热点评2023-06-29
-
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窜访台湾,外交部回应 全球聚看点2023-06-29